當“復興號”動車組飛馳過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時,空氣轟鳴,大地顫抖,橋梁上的每一條焊縫,都在經受考驗。
“焊縫是橋梁的生命。”中鐵科工集團九橋公司“首席焊工”王中美如是說,而她就是守護橋梁生命的人。京廣高鐵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京滬高鐵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京福高鐵銅陵長江大橋、滬通長江大橋……40多座世界一流橋梁的前期焊接試驗任務,都被王中美一一拿下。
畢業于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的王中美還記得第一次去電焊實習的情形。灼熱的鋼條、飛濺的火花、嗆人的氣味,晚上回去時眼睛已經腫成一條縫。同是焊工的父親擔心女兒干不了這活,但王中美卻堅持試一試,這一試就是17年。“我們焊接的不只是一條焊縫,而是對生命的責任。”王中美說。
對待工作,王中美是出了名的負責,焊縫可以達到一級無缺陷。2005年,中鐵九橋工程公司承建滬渝高速四渡河橋。按照設計,鋼梁主桁桿件拉索吊耳角接焊縫多、工藝要求高,很多老師傅都望而卻步。當時王中美還是只有4年資歷的新員工,她主動請戰,結果由她焊接的30多組高熔透焊縫均一次檢驗合格。
從業17年,王中美的重要技術創新達十幾項。她探索出開單面坡口焊接工法,突破了傳統焊接工法厚度16毫米以上鋼板熔透焊接必須開雙面坡口的通行標準,被集團命名為“王中美焊接工法”,廣泛應用到我國橋梁建設中。在鄱陽湖大橋鋼梁制造中,她又創新使用自動焊接代替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解決了合格率低的問題。